这个地方,古时因“大兴炉冶”而得名,有着 3000 多年的冶炼史新中国成立后,这里源源不断为共和国建设提供“工业的粮食”,形成了“亚洲第一采坑”
  数年间,毛泽东两次来到这里。这里立市之初,连马路都没有。毛主席说:“我骑着毛驴也要去看看”

  ▲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内的“天坑”。
摄影:何戈(黄石市档案馆馆藏图片)
  ——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完颜文豪
  美国有世界闻名的“黄石国家公园”,你可知道,中国中部有一个“黄石国家矿山公园”。虽然现在名气没有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大,但论起“资历”,论起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,美国的黄石,恐怕远不如中国的“黄石”。
  滚滚长江水,过武汉,向北拐个弯折向南,浩浩汤汤地流经鄂东南,位于江南岸的这片土地即是黄石市,古时属于大冶县。28.4万年以前,早期智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,留下了令考古学家惊叹的石龙头旧石器遗址。
  1973年,考古学家在大冶铜绿山发掘一处持续千年的古铜矿遗址,中国古代高超的采矿和青铜冶炼技术,由此走入人们的视野。
  无论是贯穿3000年历史的古代,还是发轫于100多年前的近代,抑或是伴随着共和国工业建设的现代,丰富的矿藏是大自然赐予这片土地的珍贵“礼物”,“矿冶”始终是黄石这片土地上不变的文化符号。

▲下陆车站(黄石市档案馆馆藏图片)
  “亚洲第一采坑”:石头上种树奇迹
  25岁那年,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刘文祥,给湖北一家媒体写了一封信,呼吁政府部门尽快保护即将消亡的五六间“破瓦房”。
  那是一座建于1892年的火车站,还保留有欧式柱头的几根立柱。这座位于黄石市老城区的下陆车站,被史学家认定是湖北省最古老的火车站。
  站前的一条大冶铁路,曾串联起黄石这座城市的工业体系,也见证了这座重工业城市百年间的荣辱兴衰。
  铁路的一头连着大冶铁矿,一头延伸至长江岸边。126年前,这条长18公里的湖北省第一条铁路铺设完成,开始将大冶境内优质的铁矿石,源源不断地运至江边,经长江航运输送到清末汉阳铁厂的炼铁炉里。大冶铁矿、汉阳铁厂是后来被誉为“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”——汉冶萍公司三大支柱中的两“柱”。
  如今,这条铁路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,铁路两头的山河也变了模样。
  曾经的大冶铁矿,变成了今天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,到了夏天,园内满是绿树红花。航拍照片中,这一带绵延的山峰上一片翠绿,中间一个巨大的倒葫芦状大峡谷,还记录着人类的采矿活动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迹。
  这是被喻为天坑的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,东西跨度2400米,南北跨度1000米,坑口面积达118万平方米,相当于165个标准足球场。在经年累月的矿石采集后,形成了落差达444米的世界第一高陡边坡。
  这个“亚洲第一采坑”的形成,伴随着共和国的工业化建设。从1958年至2016年,工人们从这里累计采出原矿近1.4亿吨,生产铁精矿近8600万吨,为武钢提供的铁金属量占武钢生产全部生铁总量的70%。大冶铁矿成为名副其实的“武钢粮仓”。
  1956年,21岁的马景源,从华中钢铁公司大冶技校毕业,跟全班30多名同学一起,被分配到刚重建不久的大冶铁矿。此后,从电工到车间团支部书记,再到任职矿志办主任,参与编纂《黄石市志》《汉冶萍公司志》,他亲历了矿区的生态蝶变,也记录了它的繁荣、衰落与转型。
  新中国成立后,国家工业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,大冶铁矿开始向武钢大量贡献矿石资源。然而,经过日积月累,采矿排出了约3.7亿吨废石,废石堆在矿区周边绵延十多里,堆积出几座几十米高的小山。
  马景源印象中,废石堆延伸到周边的很多村庄,村庄迁走后,光秃秃的废石,淹没了原先的树木土地,动物鸟类没了踪影,那时的矿区周围是一片死寂的情景。
 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负责人阎红勇介绍,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,矿区开始意识到不能再让生态环境继续恶化,并尝试在废石堆上种树,经过反复尝试,最终发现了成活率较高的刺槐。
  从那时起,矿区开始大面积栽种刺槐。此后30多年时间里,一代代工人们前赴后继,在原本寸草不生的废石堆上栽种了120多万株刺槐,昔日的废石堆变成了面积达366万平方米、相当于约8个天安门广场的亚洲最大硬岩绿化复垦生态林。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,创造了“石头上种树”的奇迹。
  马景源记得,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,是大冶铁矿最好的年代,有一万多工人,每年出产500多万吨铁矿石,“企业效益好,员工福利好,到了夏天冰棒、汽水都是免费的,大家干劲特别足。”
 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,大冶铁矿的矿石资源逐渐枯竭,矿区开始逐年减产,从辉煌时的每年500多万吨,减到前些年的几十万吨,职工从一万多人变成了一千多人。
  进入21世纪以来,凭借着独特的矿区景观和绿化成果,大冶铁矿进行转型探索。2007年,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正式建成开园,成为我国第一家国家矿山公园。园内一片空地上,工人们用钢铁废料制作成工艺雕塑,建成矿冶博览园。原有的铁矿设施,被改造成“井下探幽、石海绿洲、九龙洞天”等旅游景观。
  如今的这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,成为黄石工业旅游的一张闪亮名片,每年接待的游客已经达到10万人次。

▲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内的浮雕。
本报记者完颜文豪摄
  沿江小镇的千年冶炼史
  黄石市是一座年轻的城市,从1950年建市到现在也不过68年,但又有着古老的历史,在1950年以前是属于大冶县的沿江小镇。古时大冶在历史上因“大兴炉冶”得名,有着3000多年的冶炼史。
 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内,半圈矮墙上镌刻着17组铜浮雕,述说着大冶铁矿的千年采矿史。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,属于大冶的高光时刻,大多与该地的铜铁矿物有关。
  公元226年,三国时期的孙权利用铁山矿石,铸造刀剑,与魏、蜀抗衡;隋朝时期,隋文帝杨坚下令在铁山南设置十座炼炉,铸造五铢钱;南宋时,岳飞令岳家军在大冶一带劈山开矿,锻造“大冶之剑”与金兵作战。
  矿山公园内,浮雕一侧是为纪念洋务派代表人物盛宣怀而建的怀盛亭。两年前,铁山区的新桥洞,经过改造后被命名“宣怀门”。长江南岸的汉冶萍遗址内,树立着两座高7.2米的雕像,是为纪念均在72岁辞世的张之洞和盛宣怀。这些都在诉说着这两位历史人物与这座城市的时空联系。
  1877年秋,被聘用的英国矿师郭师敦,在交给湖北开采煤铁总局总办盛宣怀的勘矿报告中说:“大冶县属铁矿较多,惟铁山及铁山槛二山为最……现就探见铁层铁脉约有五百余万吨之数。若以两座熔炉化之,足供一百年之用。”尤为重要的是,此地的铁矿石净质为60%-66%,而世界上最好的铁矿石净质为70%,大冶铁矿足以与英、美等国所产上等铁矿相提并论。
  1889年,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后,开始在湖北大兴洋务。4年后,他主持兴建的汉阳铁厂投产,成为亚洲第一个现代化钢铁企业。位于大冶县的大冶铁矿,作为铁厂的原料基地,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。
  为把大冶铁矿的矿石经长江水运运到汉阳铁厂,一条由铁山之麓开至江岸石灰窑的铁路,终于在1892年铺设完成。这条经过3年修成的大冶铁路,客货车及枕木全购自德国,沿途修建了铁山、盛洪卿、下陆、石灰窑4座车站。其中,下陆车站供给煤、水,提供火车维修等业务,是这条铁路的中心站。
  1896年,张之洞将厂矿交盛宣怀招商承办,改官办为官督商办。1908年,盛宣怀将汉阳铁厂、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,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,开启了公司的商办历程。作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,汉冶萍公司堪称“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”。直到1919年鞍山钢铁厂建成投产,20多年的时间里,这家铁厂生产了中国90%以上的钢铁。
  清末,大冶境内丰富的铜铁矿藏和石灰石,吸引了大量官方和民间资本涌入,陆陆续续出现十多家官办、民营与外资煤矿。1908年,华新水泥厂的前身湖北水泥厂在大冶石灰窑建成投产,成为中国近代水泥工业中开办最早的水泥企业之一,有着“中国水泥工业摇篮”的美称。
  据马景源介绍,矿冶的发展,使大冶成为晚清全国洋务运动的中心地区之一,基本形成现代工业都市的雏形。
  然而,在汉阳铁厂改造扩建过程中,盛宣怀既无法获得国库空虚的清廷的经费来源,也没能从民间得到足够的融资,不得不与日本签订借款合同,并以大冶铁矿的矿石还本付息,此后一步步陷入向日本借款的陷阱。
  1948年,国民政府接收汉冶萍公司上海总部,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汉冶萍公司退出历史舞台。
  在湖北师范大学教授、汉冶萍研究中心负责人蔡明伦看来,一部汉冶萍史,就是一部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史,汉冶萍公司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,有了国家稳定,企业才能有发展的空间。“但在中国遭受列强入侵的近代,汉冶萍公司既无法得到清政府的资金支持,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列强蚕食。”

  ▲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内,废旧钢铁制作成的艺术品。
本报记者完颜文豪摄
  从因矿建市到崛起为矿冶名城
 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内,停放的几台饱经沧桑的巨型推土机、装载机、挖掘机,它们曾参与和见证了这座矿冶城市曾经的忙碌与繁荣。
  据黄石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、文史专家张实介绍,近代工矿企业的兴起,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大冶这个地方,外国工程师、工匠和沿海发达地区一批技术工人的到来,犹如一股春风,为这座城市注入新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,原本处于封闭状态的大冶,逐渐走向开放,融入近代社会。
  一支规模较大的矿工队伍,逐渐在大冶形成,上世纪20年代初,产业工人一度达到13500余人,各大厂矿办起了子弟学校和技术学校,一批批工矿技术人才被培养出来。

  ▲华中钢铁公司全景(黄石市档案馆馆藏图片)
  抗战胜利后,国民政府利用大冶厂矿基地建设起华中钢铁公司(简称“华钢”)。1949年9月,大冶解放,华钢被接管,湖北省人民政府设立“湖北省大冶工矿特区”,后来也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工矿特区。
  当时的矿区,共有4万余人口,厂矿职工便有5000余人。近代工矿业的发展和矿工队伍的形成,为这座城市走上现代工业化之路奠定了基础。
  1950年8月21日,在特区基础上,黄石正式建市,成为湖北省省辖市,城区面积仅1.2平方公里,城市道路不足2公里。马景源记忆中,有句民谣描述着建市之初的黄石:“一个警察管条路,一条街上一栋楼。”
  彼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,铁矿石和钢铁担负起提供“工业的粮食”的重任。中央在恢复鞍钢建设的同时,提出在华中地区兴建我国第二钢铁中心的构想。
  不久后,当时的重工业部成立新华钢,厂址定于武汉青山,后来改称为武汉钢铁公司,老华钢则更名为大冶钢厂。成千上万的产业工人从全国各地涌入黄石,来支援国家的工矿产业。
  黄石这座城市,凭借着丰富的矿产资源,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上,继洋务运动之后,又一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

  ▲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内,毛泽东手握矿石的雕像。
本报记者完颜文豪摄
  1953年2月19日,毛泽东乘坐“长江号”舰艇视察长江到达黄石港时,提出要到岸上看一看。陪同人员劝阻说,黄石是个小城市,连马路都没有,不方便。毛泽东说:“我骑着毛驴也要去看看。”
  下船后,毛泽东一行直奔大冶钢厂,从炼钢、铸钢、锻钢一直到轧钢,把钢厂生产一线从头看到尾。
  1958年9月15日,毛泽东再次来到黄石,登上大冶铁矿的露天采矿场,向矿工们了解矿石开采情况,并留下“开发矿业”的重要指示。此后,他又去到大冶钢厂的炼钢车间视察。
  在国家建设时期,这座年轻的城市,凭借着丰富的矿产资源,逐渐崛起为名副其实的矿冶名城,这里有全国十大特钢之一的大冶钢厂、全国十大铁矿之一的大冶铁矿、全国三大水泥生产基地之一的华新水泥、全国六大铜矿之一的大冶有色等27个重点工业项目。
  从小在黄石老城区铁路边长大的刘文祥还记得,上世纪90年代,蒸汽机车每天穿梭于老城区与几大工矿企业之间,既拉煤炭、铁矿也拉工人,这座城市仍上演着数万工人坐火车去工厂上班的场景。
  据黄石市档案局局长戴奇伟介绍,工业的崛起,推动着这座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,使得城市整体经济实力曾仅次于武汉,黄石一度成为湖北省第二大城市,“傲人”的GDP也成就了“黄老二”多年的辉煌。

▲黄石市区全景。何戈摄。(黄石市档案馆馆藏图片)
  矿冶之都的绿色转型路
  上世纪末,在“黄老二”的光环之下,这座城市也积累了太多的生态欠账。
  因露天采矿排放出3亿多吨的废石,形成了占地面积达400万平方米的废石场;长期无节制的开采,为这座城市留下了400多个开山塘口、150多座尾矿库;因工业废水的直排入湖,大冶湖从一碧万顷变成水质为劣Ⅴ类的严重污染……
  那些年,黄石有着跟全国很多重工业城市一样的城市图景,机器发出震天响的轰鸣声,高耸的烟囱冒着黑烟,天空灰蒙蒙一片,空气中漫天飞舞的灰尘。这些成为不少市民曾经的城市记忆,民谣中的黄石是一座“光灰的城市”。
  湖北作家刘醒龙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起对这座城市的最初印象:“黄石真实的模样,直到1977年受工厂派遣,到袁仓煤矿调查一件事情,既赶上天晴,也赶上下雨,那从天到地的黑乎乎,让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那时候,我已知道,这地名中的黄字,皆因那地方有黄色的表层土壤或者石头。那一次我对同行的长辈说,黄石不应该叫黄石,而应当叫黑石。”

▲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内的“天坑”。何戈摄(黄石市档案馆馆藏图片)
  21世纪初,在承受着生态环境之痛的同时,这座城市也在经受着资源枯竭之痛。
  2009年,国务院公布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,黄石位列其中,其下辖城市大冶位列第一批名单。这一年,在黄石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,被描述成是“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”。
  矿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效果开始减弱,面对省内宜昌、襄阳等市的迅猛发展,“黄老二”成了昔日的荣光。历史上有着“钢铁摇篮”“水泥故乡”美称的黄石,不得不思考城市转型之路。
  在此后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,黄石市在推动有色金属、黑色金属、建材等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,加快培育电子信息、新能源汽车、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。
  2012年,党的十八大提出“建设美丽中国”。在黄石这座传统工业城市,“绿色发展”从理念走向实践。2013年,黄石提出坚持生态立市、产业强市。
  近年来,为做好生态修复、环境保护、绿色发展三篇文章,黄石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闭131家露天采石场,关停沿江、环大冶湖等重点发展区域80%以上矿山,完成100多座尾矿库整治和42家矿山生态修复治理,拆除80公里长江岸线的123个非法码头泊位,全面拆除6.2万亩的大冶湖养殖围网,累计投入30多亿元绿化造林、生态修复工矿废弃地。

▲华新水泥博物馆全景。何戈摄。(黄石市档案馆馆藏)
  在产业转型过程中,一些厂矿企业陆续停产,一批工业遗址出现在鄂东南这片土地上: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、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、黄石国家矿山公园、华新水泥厂旧址和源华利华煤矿旧址。
  戴奇伟认为,对于因矿而生、因矿而兴的黄石,留存至今的工业遗址,既是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重要历史见证,又是打开这座矿冶城市前世今生的文化密码,在城市转型过程中,黄石市将工业旅游作为突破口,重视挖掘工业遗产的文化旅游价值,通过原先的铁路线,串联起独具特色的工业遗产旅游线路。

▲黄石市磁湖与团城山。何戈摄。
黄石市档案馆馆藏图片)
  穿行于今天的黄石城区,干净的街道两侧绿树成荫,远处可以看到美丽的山脊线。端午节前后,湖北省运动会的赛艇和龙舟比赛在黄石磁湖上演。曾经的噪音、黑烟和灰尘渐渐没了踪迹……空气在变好、湖水在变清、城市在变美,是刘文祥和不少市民对黄石近些年城市变化的直观感受。

▲黄石市磁湖与团城山。何戈摄。(黄石市档案馆馆藏图片)
  (稿件部分内容参考:湖北省档案馆编《汉冶萍公司档案史料选编》、马景源和胡永炎著《黄石矿业开发史》《第二届汉冶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、吴绪成主编《百年汉冶萍》)
来源:
新华每日电讯
登录在黄石客户端,分享美好心情
阅读全文  

阅读 5612   评论 0

精选留言
写留言
精彩推荐
打开在黄石,查看更多精彩内容
提示信息

Ps:啊哦~只能在客户端里面玩哦~

提示信息